REVIEW

2024-10-10 - 2025-04-13
ADDRESS:Shanghai Exhibition Center , No.1000, Middle Yan'an Road, Jing'an District, Shanghai 上海市静安区延安中路1000号 上海展览中心

时堂25春夏展上海站,于10月13日收官。

 

受零售大环境的影响,我们的规模再一次收缩。你们这一季看到的,是2017年和2018年这两年时堂的规模水平。设计师品牌的整体市场规模,也已经收窄到了2019年的水平。不甘心,但这就是现实。

 

在过去欣欣向荣的10年里,仍有每年平均35%的零售商退出市场,但同时带来了每年平均60%的新增零售商。新增入场的零售商数量,远超黯然退场。这才是不断推高市场规模的核心。但当下的现状是,消失的零售商数量大于新增。这是我们从未见到过的情况,哪怕是口罩期间,都源源不断有新客户入场。

 

最终本届时堂,4天总计接待近4000位观众,大规模的流量都集中在开展的前两天。整体数据,相较于秋冬展都有所下滑,但观众中买手比例则小幅攀升,超过了半数,其中新买手数量占35%。这些新入场的买手,为时堂的参展品牌,带来一部分宝贵的增量。而品牌在时堂的收获也是冰火两重天。这个世界,并非同此炎凉。

 

经历了本届时堂,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思考:

 

1,市场一直都在,只是等待被激活

时堂的复合型品牌组合的策略,显然对新入场的买手而言,非常友好。问题是,你拿什么更适应当下市场的产品去满足增量的需求。举一个简单的例子,我们尝试性地引进了专营进口品牌的香港贸易商。没想到意向客户达200家,其中绝大多数买手从来不看国内品牌。这说明,市场一直都在,市场一直默默地躺在时堂的数据库中,只等待适合他们的产品出现,便能爆发。

 

2,不仅仅只是订货吧

糟糕的零售环境,也使得品牌目前的营销预算大幅收窄,以往时堂有数十个品牌参与上海时装周走秀。现在越来越多品牌,希望参展的同时,也能同时发挥推广功能。QINGMU 轻慕这次便在自己的独立展位里,举办了小型秀,受到了买手们的欢迎。modeland × CYNTHIA & XIAO的快闪卡车形式新颖,也掀起了打卡热潮。对一部分有实力的品牌而言,参展的市场推广功能,也值得重新检视。

 

3,守成就不纳新了吗?

目前越来越多老品牌举办私定会,诚然可以更好地维护好老客户,但纳新应该一直存在于经营思维中。除了少数头部品牌,绝大部分国内设计师品牌并不具备举办私定会的客户号召力。虽然,我们仍旧在怀念2020年和2021年大量新品牌起飞的好时代。但不可否认,时堂作为展会,依旧还有新的流量在进来,或者说一直在观望的流量等待被激活。我们溢出的一部分新增流量,如何能更好地服务于这些品牌,也是我们未来想要和品牌们共同探讨的问题。

 

 

本届业绩可堪圈点的品牌也不少:

 

对于时堂的老品牌而言,以维护老客户为主要诉求,FENGGY、PANTTERFLY、QINGMU 轻慕、VERA SERIASE、密 MUKZIN 扇、榮RONG、洲升CHAU·RISING等,微调了产品策略后,销售稳中有升。

 

而在新中式还未退潮的诸多服装品牌中,一些年轻多元的风格开始脱颖而出迎:比如松弛度假风的CHENYIJIANG、嬉皮雅痞风的W@bboy……而浪漫仙女风的The Festive第一次参展现场下单就有超过30家的新客户下单。

 

意外之喜是,配饰类品牌普遍反映增加了不少新客。鞋类品牌CINDY C ERIC新增客人达到5成之多;盐岛新增客户30%;Mixx第二次参展新增客户近30家,其中超过20家现场下单;而多次参展的無有乐园SHOWROOM依旧有十几家客户的新增。除此之外,TOKYO SHOE MAKERS,daartemis达弥以及白厂WHITE FACTORY也都受到不少新买手的青睐。

 

除此之外,生活方式品类也持续受到客户关注和喜爱,市场增量大。家居服袜子品牌Almond Rocks连续参加三个大季,每季都有不少新增,本季超过30个客户下单,其中新客占到七成,并且基本都是现场充值;内衣品牌CRÈME SU除了买手订单之外还有大量的C端销量;香氛品牌PAUL SAINT OLIVE也有收到超过十家新客户。

 

 

 

我们预测,明年的零售形势依然严峻。回想起来,时堂也才刚刚迈入第十一个年头,我们看着设计品牌日益兴盛,又如此快速地落入低谷。

 

我们都还年轻,怎么那么快就老了?

 

see you next season.